查看原文
其他

《财政研究》马文涛等|全球视角下的财政透明度与政府债务: 机制识别与现实启示

马文涛 等 财政研究 2022-04-24


全球视角下的财政透明度与政府债务:机制识别与现实启示


马文涛   张朋   董松柯




内容简介


肇始于美国金融市场并蔓延至全球的次债危机严重拖累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对冲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各国央行相继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在名义利率“零值约束”的限制下货币政策的边际效果不断弱化,这为重新评估财政政策的作用带来契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然而,具有逆周期调节特征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在衰退期间通过负债融资以提振经济形势,在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缓释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却可能导致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膨胀,为未来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埋下隐患。

本文从财政透明度视角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政府提高财政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能够降低经济体系的融资成本,较低的融资成本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故而政府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较为乐观,在宏观调控的逆周期性约束下,应借机降低政府债务规模,为经济衰退时期预留出调控空间;反之,若财政透明度降低,融资成本上升而投资率下降,政府可能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从而通过财政赤字投资以刺激经济,导致政府债务规模上升。因此,财政透明度与政府债务规模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与此同时,财政透明度对政府债务规模的抑制效应与公众通胀预期的变动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费雪效应”增强财政透明度对政府债务规模的负向影响,也可能借助“GARCH效应”弱化财政透明度与政府债务规模的负向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后者占据主导。进一步,财政透明度对政府债务规模的负向影响还与系统性风险有关,当系统性风险高企时,与更高财政透明度相伴的更多信息披露可能增强债券市场对信息的敏感度,从而抑制其流动性并强化财政透明度对政府债务规模的抑制效应。基于本文分析,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有所启示:首先,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财政透明度处于上升通道,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可能会降低政府对债务规模的管控效果。因此,我国亟需大力提高财政体制的透明程度。其次,较高的通胀预期会干扰财政透明度对政府债务规模抑制作用的发挥,故我国应继续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最后,逆周期调控的财政政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下行阶段进行财政扩张以刺激经济,二是在繁荣或正常时期削减债务,为后期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预留调控空间,但后者易被“忽视”,造成政府债务存量有增无减。就我国而言,应理性认识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率的合理区间(“新常态”的提出便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更加全面地实施逆周期调控,以保持政府债务规模处在可控范围内。



论文框架概览
点击看大图




作者简介:

马文涛,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张 朋,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董松柯,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本文受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经济杠杆化的形成、测度、影响与管理研究” (编号为71573206)、陕西省第二批“青 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以及陕西省经济研究中心课题“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干预与系统性风险形成”的资助。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2020年第2期


----------






往期推荐

·张庆君等: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杠杆:刺激还是抑制

·刘柳等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动因再检验

·肖鹏等:债务控制视角下的地方财政透明度研究


----------

策划:邢    丽      

采编:于婧华     刘柯彤(实习)

(封面图片来源:https://www.fotor.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